光學顯微鏡介紹
更新時間:2023-04-19 點擊次數(shù):2456
光學顯微鏡介紹
它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所創(chuàng)。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600倍
,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1微米
。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
,除一般的外,主要有暗視野顯微鏡一種具有暗視野聚光鏡
,從而使照明的光束不從中央部分射入
,而從四周射向標本的顯微鏡.熒光顯微鏡以紫外線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體發(fā)出
熒光的顯微鏡
。結(jié)構(gòu)為:目鏡
,鏡筒,轉(zhuǎn)換器
,物鏡
,載物臺,通光孔
,遮光器
,壓片夾,反光鏡
,鏡座
,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
,鏡臂
,鏡柱。
暗視野顯微鏡
暗視野顯微鏡由于不將透明光射入直接觀察系統(tǒng)
,無物體時
,視野暗黑
,不可能觀察到任何物體,當有物體時
,以物體衍射回的光與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見
。在暗視野觀察物體,照明光大部分被折回
,由于物體(標本)所在的位置結(jié)構(gòu)
,厚度不同,光的散射性
,折光等都有很大的變化
。
相位差顯微鏡
相位差顯微鏡的結(jié)構(gòu): 相位差顯微鏡,是應用相位差法的顯微鏡
。因此
,比通常的顯微鏡要增加下列附件:
(1) 裝有相位板(相位環(huán)形板)的物鏡,相位差物鏡
。
(2) 附有相位環(huán)(環(huán)形縫板)的聚光鏡
,相位差聚光鏡。
(3) 單色濾光鏡-(綠)
。
各種元件的性能說明
(1) 相位板使直接光的相位移動 90°
,并且吸收減弱光的強度,在物鏡后焦平面的適當位置裝置相位板
,相位板必須確保亮度
,為使衍射光的影響少一些,相位板做成環(huán)形狀
。
(2) 相位環(huán)(環(huán)狀光圈)是根據(jù)每種物鏡的倍率
,而有大小不同,可用轉(zhuǎn)盤器更換
。
(3) 單色濾光鏡系用中心波長546nm(毫微米)的綠色濾光鏡
。通常是用單色濾光鏡入觀察。相位板用特定的波長
,移動90°看直接光的相位
。當需要特定波長時,必須選擇適當?shù)臑V光鏡
,濾光鏡插入后對比度就提高
。此外,相位環(huán)形縫的中心
,必須調(diào)整到正確方位后方能操作
,對中望遠鏡就是起這個作用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