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顯微鏡基本原理
更新時(shí)間:2022-03-09 點(diǎn)擊次數(shù):2415
與STM類似,在AFM中
,使用對微弱力非常敏感的彈性懸臂上的針尖對樣品表面作光柵式掃描。當(dāng)針尖和樣品表面的距離非常接近時(shí)
,針尖的原子與樣品表面的原子之間存在極微弱的作用力(10-12~10-6N)
,此時(shí),微懸臂就會發(fā)生微小的彈性形變
。針尖與樣品之間的力F與微懸臂的形變之間遵循虎克定律:F=-k*x
,其中,k為微懸臂的力常數(shù)
。所以
,只要測出微懸臂形變量的大小,就可以獲得針尖與樣品之間作用力的大小
。
針尖與樣品之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有強(qiáng)烈的依賴關(guān)系,所以在掃描過程中利用反饋回路保持針尖與樣品之間的作用力恒定,即保持為懸臂的形變量不變
,針尖就會隨樣品表面的起伏上下移動
,記錄針尖上下運(yùn)動的軌跡即可得到樣品表面形貌的信息。這種工作模式被稱為"恒力"模式(Constant Force Mode)
,是使用廣泛的掃描方式
。
AFM的圖像也可以使用"恒高"模式(Constant Height Mode)來獲得,也就是在X,Y掃描過程中,不使用反饋回路,保持針尖與樣品之間的距離恒定